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的進步,污水治理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大難題,假如任污水肆意流淌,那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地球將再也無法承受人類社會,所以污水治理已成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那么對于一個完整的污水處理過程來說,對于普通人那可是相當神秘,今天張工就以一個從業將近10年的老環保水處理人的身份,來給大家科普下,一個完整的污水處理過程,都包括了哪方面的內容!(文章較長,分為上下兩篇,如您有興趣,歡迎關注!)
01、常見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流程
截流井:作用是截流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以及一部分的雨水進入廠區進行處理;
粗格柵:首先去除水體中的大顆粒固體;
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
細格柵: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小顆粒懸浮物;
沉沙池:以重力分離為基礎將污水的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淀并排除;
初沉池:初步去除污水中的顆粒狀有機物,降低后續處理負荷;
生化池:污水廠核心單元,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去除污水里有機物、氮、磷;
二沉池:負責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保證生化池內有足夠的污泥濃度;
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紫外線消毒:殺滅病原菌等;
出水外排。
02、現代污水處理技術如何劃分
預處理:一般把初沉池前面的格柵、沉砂池等劃分為預處理,主要去除一些大顆粒無機物質;
一級處理:大多數就是指的初沉池,經過格柵、沉砂之后在去除一部分的顆粒狀有機物,降低后續單元的處理負荷。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大多數達不到排放標準。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出水能夠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這一部分主要降低一些二級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和氮磷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污水廠的整個運行過程如下: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03、不同工藝的選擇原則
按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推薦,日處理能力在20萬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采用常規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他成熟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2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
按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在對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應采用具備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選用A/O法、A/A/O法等技術。也可審慎選用其他的同效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除采用A/O法、A/A/O法外,也可選用具有除磷脫氮效果的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濾池法等。
按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許可,在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和水體自凈能力要求的條件下,可審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處置方法。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不能滿足水環境要求時,在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荒地、閑地等可利用的條件,采用土地處理系統和穩定塘等自然凈化技術進一步處理。